医药资讯内容
日前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新年寄语时明确表示,从源头上控制医药产品价格将会是2005年全国医药卫生系统的中心任务之一,这个来自政府部门高层的信号明确预示了,过去一年里声势浩大的药品降价风潮极有可能在新的一年中延续。
2004年6月7日,包括阿莫西林在内的24类约400多个规格的抗生素开始降价,实行最新的最高零售限价,公布降价的24种药品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品种,平均降幅约为35%,最高达58%,而总体降价金额大约35亿元左右。
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减轻社会医药费负担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相关部门今后重点做好继续降低政府定价药品价格、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价格行为、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等六项工作,矛头直指当前仍然虚高的药价。另外,2004年10月中旬,我国有关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若干规定》,不仅要求县级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全部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而且规定采购支出中80%以上的品种(中药饮片除外)要纳入集中招标采购。对于这一措施虽然各方存有争论,但从本意上说,政府是希望通过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并通过合理确定中标药品零售价格,切实做到让利于民。这也使药品价格仍将处于下降通道中。
随着这些政策的推进,其影响将在2005年充分显现。在医药分销领域,高举"价格"杀手大旗的平价药店在各地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普通药店和医院药房形成挑战。以北京为例,在德威治等平价药店的影响下,医保全新、金象、同仁堂、永安堂等七大国有医药连锁企业也陆续降价,"医院处方外带"的方式渐渐流行,"一元药"概念开始为百姓熟知,目前来看,各地人气极旺的平价药店在2005年对药价的市场抑制作用将更加强化。
2 药企并购趋势仍将延续
对于医药这个独特的行业来说,中国国有药企的兼并重组还是来得稍晚,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了追求规模效应和占领市场,国际大制药企业间收购合并之风便开始盛行,2000年英国制药业两大巨子葛兰素威康与史克必成的合并可以作为代表。
目前,我国制药行业正处于并购、重组的高峰期。虽然我国现已是世界原料药第二大生产国,但远非制药强国。在现有制药企业6000多家中,大型企业只有300余家,还有1000多家企业仍在亏损中挣扎。企业现状有"一小二多三低"之说:一是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二是企业数量多、产品低水平重复多;三是大部分生产企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低。因此生产成本高,规模效益差,产量总体供过于求,缺乏科研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导致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乃至自相残杀。国内制药企业做大做强将只有通过资产并购、重组来实现。
现在世界排名前25位的跨国制药公司有20家已进入了中国。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形成一定数量的上规模的、科研和市场水平高的大企业,尤其是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和先进的生物工程药,我们的医药产业才可能经受得住加入WTO的冲击。由此,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扩大医药行业的资产规模,提高国内市场的集中度已成为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可以断言,未来几年,将是国内医药企业并购、重组年,国内医药强者会愈强,两极分化之势将越来越明显,至少在2005年,这个趋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3 不良反应监管有望加强
近几年,药物不良反应问题备受关注,但是一直以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到的报告,绝大多数都来自医院,而接到企业报告的并不多。分析药厂药店少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无非是很多厂家自觉守法的意识淡薄。他们担心,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把药品不良反应向社会通报后,人们把不良反应当成是药品质量有问题,自己的产品被误会成是假药或劣药。
正因为意识到了上述问题的重要性,2004年3月4日,卫生部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签署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并没有抑制住去年频频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在2004年,多种知名药物牵涉到不良反应问题。证据确凿的不良反应资料,使有的药物被下架处理,有的则修改说明书。这些药物的生产商多为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司的万络、辉瑞制药的左洛复、葛兰素史克的帕罗西汀,尤其是在中国卖了十几年的老药息斯敏。
由于用药安全牵涉到重大的公众利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一再要求所有制药企业加强对本企业上市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可以预见,在2005年我国对药品不良反映的监管将会进一步加强。
4 零售药店艰难前行
2005年我国零售药店的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甚至注定会有一定数量的中小零售药店遭到淘汰。
2004年7月1日,抗生素限售令的实行使得零售药店首遭棒喝,由于处方流向零售药店的很少,很多药店都因为无法得到医院的处方而损失了近20%的销售额。然而对于零售药店来说,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这之后,国家药品分类管理的脚步明显加快,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列出的解除处方药"双轨制"的时间表:2005年1月1日起,抗肿瘤药、激素类药品等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销售;2005年7月1日起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内分泌疾病的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销售;2005年12月31日以后,实现全部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销售,在药师指导下使用。
多年来我国流通领域的处方药销售均按照"双轨制"运行,即部分处方药,可凭处方销售,也可不凭处方销售。在市场发展之初,药店经营者没有处方照样卖处方药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通过上述的时间表可以看出,2005年对于仰仗处方药作为重要利润来源之一的零售药店来说,将会一天比一天难熬。
但是对零售药店来说,并不是只有处方药"双轨制"取消的消息令它们沮丧。2004年12月31日是县以上医药零售企业GSP认证的最后期限,根据规定,在最后期限没有通过认证的药店将被取消经营资格。这样肯定有一批药店没能挨到2005年,而即使过了这一关,大量的资金投入也使得众多中小零售药店的经营成本一再提高。再者,2004年底我国已经取消对外资参与药品分销领域的一些限制,包括参与佣金、批发服务及零售服务的地域、股权和数量限制,参与特许经营的所有限制。这意味着今后将有"洋"药店加入到零售药店的竞争行列。凡此种种,都意味着在2005年零售药店的日子不会再像以前一般滋润。
5 保健品难逃信任危机
步入2005年,"巨能钙"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了,但在2004年底由此而引发的保健品信任危机,却迟迟难以散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加上不久前的浙江兰溪假燕窝事件以及"蚁力神"被曝光含有禁用的伟哥成
1、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2、本网站郑重提醒访问者:请在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版权、著作权;
3、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文章,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做相关处理。
4、如果您发现您的相关信息或资料在此转载并且觉得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来函 3258500132@qq.com 通知我们,我们将在 第一时间进行更改或者删除。
5、任何人在本站发表的任何信息都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请文明用语,否则后果由发表者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