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内容
苏子
发布日期:2007/8/4 发布者:lzy 共阅836次
其他名称:黑苏子 野麻子 铁苏子
主要成分:种子含脂肪油及维生素B1。果实含脂肪油45.3%,其中含亚油酸42.6%,亚麻酸22.4%,亦有报道尚含油酸、棕榈酸。此外果实还含有维生素B1和氨基酸类化合物。近年报道,还含挥发油,油中以油酸、亚油酸为主,其次为十六烷酸和少量异戊基-3-呋喃基甲酮、丁香酚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性状: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后有香气,味微辛。
功能主治: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1.止咳平喘:主治痰阻气机,咳嗽痰多,气逆作喘。2.润肠通便:适于肠燥便秘。
治疗蛔虫病:生紫苏子捣烂或咬碎嚼服,4~10岁1次吃20~50g,成人1次50~70g,日2~3次,空腹服用。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捣汁饮或入丸、散。
不良反应和注意:
规格:
生产厂家: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其它:如感染较重,辨证属热性喘咳,虽然痰量很多也不宜用苏子等温燥之品。另外,肺阴不足,干咳无痰者也不宜用苏子。
主要成分:种子含脂肪油及维生素B1。果实含脂肪油45.3%,其中含亚油酸42.6%,亚麻酸22.4%,亦有报道尚含油酸、棕榈酸。此外果实还含有维生素B1和氨基酸类化合物。近年报道,还含挥发油,油中以油酸、亚油酸为主,其次为十六烷酸和少量异戊基-3-呋喃基甲酮、丁香酚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性状: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后有香气,味微辛。
功能主治: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1.止咳平喘:主治痰阻气机,咳嗽痰多,气逆作喘。2.润肠通便:适于肠燥便秘。
治疗蛔虫病:生紫苏子捣烂或咬碎嚼服,4~10岁1次吃20~50g,成人1次50~70g,日2~3次,空腹服用。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捣汁饮或入丸、散。
不良反应和注意:
规格:
生产厂家: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其它:如感染较重,辨证属热性喘咳,虽然痰量很多也不宜用苏子等温燥之品。另外,肺阴不足,干咳无痰者也不宜用苏子。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2、本网站郑重提醒访问者:请在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版权、著作权;
3、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文章,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做相关处理。
4、如果您发现您的相关信息或资料在此转载并且觉得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来函 3258500132@qq.com 通知我们,我们将在 第一时间进行更改或者删除。
5、任何人在本站发表的任何信息都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请文明用语,否则后果由发表者自行承担。
1、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2、本网站郑重提醒访问者:请在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版权、著作权;
3、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文章,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做相关处理。
4、如果您发现您的相关信息或资料在此转载并且觉得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来函 3258500132@qq.com 通知我们,我们将在 第一时间进行更改或者删除。
5、任何人在本站发表的任何信息都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请文明用语,否则后果由发表者自行承担。